克萊姆(Cramer, Gabriel) 

出生年代:

1704~1752

國籍: 瑞士-日內瓦
著作:

1750年發表了主要著作《代數曲線的分析引論》:首先定義了正則、非正則、超越曲線和無理曲線等概念,第一次正式引入坐標系的縱軸(Y軸),然後討論曲線變換,並依據曲線方程的階數將曲線進行分類。為了確定經過5個點的一般二次曲線的系數,應用了著名的「克萊姆法則」,即由線性方程組的系數確定方程組解的表達式。該法則於1729年由英國數學家馬克勞林得到,1748年發表,但克萊姆的優越符號使之流傳。 

生平:

1724年起在日內瓦加爾文學院任教,1734年成為幾何學教授,1750年任哲學教授。自1727年進行為期兩年的旅行訪學。在巴塞爾與約翰.伯努利、歐拉等人學習交流,結為摯友。後又到英國、荷蘭、法國等地拜見許多數學名家,回國後在與他們的長期通信中,加強了數學家之間的聯系,為數學寶庫也留下大量有價值的文獻。 

編輯者:

http://www.mcjh.kl.edu.tw/usr/jks/history/3/3_120.htm

回18世紀數學家總表

  

雷翁哈得歐拉(Leonhard Euler)

出生年代:

1707~1783

國籍: 瑞士-巴塞爾
著作:

 歐拉是十八世紀最多產的數學家,他在有生之年出版530件書和論文,而後由古斯塔天艾勒斯托的搜尋,有完整的886篇論文及著作。 1748年著有《無限解析概論》:解析幾何學的第一本教科書。  1755年著有《微分學原理》。  1768~1774年著有《積分學 原理》。  1770《年著有代數大全》。 《Methodus inveniendi lineas curvas maximi minimive proprietate gaudentes》 :第一本說明變分學的書。 其他還有關於物理方面的著作,如 :《力學》(1736)、《行星與彗星的運動理論》(1774)、《折射光學》(1769~1771)。 

生平:

 歐拉的事蹟可分為以下幾方面:代數學:發現每個實數系多項式必分解為一次或二次因子之積。即a+bi的形式,還有費馬小定理的三個證明。 數論 :二次倒換律,計算出ζ函數在偶數點的值,解決柯尼斯堡的七橋問題。 分析學:引入Γ函數和β函數,證明橢圓積分的加法原理,以及最早引入二重積分。 微分幾何 :將曲面表為z=f(x,y) ,並引入一系列標準符號,以表示z對x,y的偏導數,引入空間曲線的參數方程,給出空間曲線曲率半徑的解析表達方式。 微分方程:在常微分方程方面,完整地解決了n階常係數線性齊次方程的問題;對於非齊次方程,提出降低方程階的解法;在偏微分方程上,將二維物體振動的問題,歸結出一、二、三維波動方程的解法。歐拉出生於牧師家庭,他的父親也是一位研究數學的學者,歐拉在約翰•伯努里的指導下學習,並跟隨約翰的長子尼古拉在聖彼得堡學習;在1741年,受腓特烈大帝之邀,至1766年住在柏林學院,而從1766年至1783年住在聖彼得堡;歐拉結過兩次婚,並有十三個孩子;雖然他在1735年和1766年雙眼先後失明,但藉助其驚人的記憶力,仍以口授的方式留下他的發現,並繼續為科學有所貢獻。 

編輯者:

 數學家和數學家的故事1(六藝出版社)

 數學家的性格

 思想與功績(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)

 網站 :(窩狼居)

 

回18世紀數學家總表

施泰納(Jakob Steiner )

出生年代:

1796~1863

國籍: 瑞士
著作:

幾何形的相互依賴性的系統發展
 關於平面、球面和空間圖形的極大和極小
 用直尺和一定圓進行的幾何作圖

創作動機:

 施泰納研究數學有他追求的目標─所有數學對象的有機 的統一,在1826年12月16日他給普魯士教育部長的要求教書的申請書中 寫到:“除了我熟悉和期望它之外,我繼續從事教書的願望已被力求科學的統一和和諧而加強,正如同一個數學分支中相關的定理出現在不同的章節裡一樣,我相信數學分支本身也是如此。我瞥見了所有數學對象的有機的統一的理想,這時我相信我能夠在某一大學裡,即使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的課題,至少在特殊的形式下發現這個統一。”施泰納對這一理想是貫徹始終的,而且在綜合幾何學的工作中部分地實現這一理想,他總是力圖從一些簡單的元素出發構造出新的複雜的數學結構;或是用一種原理把一些分散的定理統一在一個基礎之上;或是用一種方法統一地解決一批問題等等。

詳細介紹:

施泰納從小在家幫助父母親幹活,未能到學校讀書,直到14歲還沒有學過寫字,18歲時才到學校念書。施泰納在數學上的貢獻  ,首先是推進了射影幾何的綜合的發展,1832年他發表了名著《幾何形的相互依賴性的系統發展》,但是這本書並沒有按原定  計劃全部發表,有些內容發表在他死後出版的《綜合幾何講義》第二卷裡。施泰納的另一重大的成就在於用純幾何的方法解決  極大極小問題,他在這方面的主要著作是1840─1841年冬天在巴黎寫成的《關於平面、球面和空間圖形的極大和極小》。他第  三個主要成就在尺規作圖方面,在1833年出版了《用直尺和一定圓進行的幾何作圖》。

編輯者: 世界著名科學家傳記─數學家ⅢP270)

回18世紀數學家總表

 

賽門 留利爾(SimonLhuilier) 
出生年代:

1750~1840  

國籍: 瑞士
著作:

Exposition elementaire des principes des
calculs superieurs 
Elements raisonnes dalgebre 
 寫了四篇或然率的文章 
 修正了歐拉對 Konigsberg 橋梁問題的解釋 

生平:

 Simon Lhuilier是 Laurent Lhuilier 的兒子。父親是一位珠寶商與金匠。母親 Suzanne-Constance Matte, LaurentLhuilier's的第二任妻子, 家中還有三個弟妹。父母原是住在 Macon 的一個胡格諾教徒家庭,但是在 1685 年 LouisXIV 廢除 " 南特的布告 " ( the Edict of Nantes ) 後,他們逃離了家園。1691 年,他們定居於日內瓦。 Lhuilier年輕的時侯有一段小插曲。有一個人推薦他到教堂中任職,跟隨閱 歷;然而,當時 Lhuilier 已經對數學萌生了極大的興趣,而且數學對他的吸引力更勝於優渥的教堂工作,所以Lhuilier 最後婉拒 了他

 的好意。Lhuilier 是一位特別的中學學生。他在喀爾文學院研讀數學時的教授是 Euler以前的一位學生 Louis Bertrand;此外 ,Georges -Louis Le Sage也教他物理學。經由 Le Sage 的推薦,Lhuilier 獲得了他第一個家庭教師的工作,爾後他任職了兩年。Lhuilier 的下一個  境遇也是由於他認識了這位 Le Sage 教授。Le Sage 的一位學生 Christoph Pffeiderer, 在華沙 的一所軍事學院任教數學和物理學的教 授。1775 年時,Pffeiderer被委託去找尋最好的作家,為 Polish 學校編寫教科書,而他將這件事告訴了他以前的老師 ( Le Sage  )。LeSage 試著勸說 Lhuilier以物理學論文去參加這個競賽,但是 Lhuilier 卻寧願用數學論文。Lhuilier 的提議贏得了 這個競賽,Polish  學校也請Lhuilier 為他們撰寫教科書。Adam Kazimierz Czartoryski是一位在英國受過教育Polish王子,準備接替 Polish 王位,但在 1763 年他拒絕了這個權利。後來他成為歐洲國家第一位教育部長。他在 Pulawy的宮殿變成了一個文化的重要中心,這個文化中心為皇 宮貴族 的兒女提供極好的教育環境。 Czartoryski 也曾為Polish學校尋找教科書編譯者,他對 Lhuilier 的論文印象深刻。後來為 Lhuilier 在 Pulawy 安排了一個家庭教師的工作;特別是作為他七歲兒子 ( Adam Jerzy Czartoryski ) 的輔 導教師。Lhuilier 在 Pulawy 當了十一年 的輔導老師。證實了 AdamJerzy Czartoryski 十分地聰明且是一位有天賦的學生。除了輔導教師 的職責以外,Lhuilier還會找時間寫一 些數學 論文,導引幾個數學研究結果以出版;也會參加一些研討會,欣賞他人的數學研究報告。他在 1784 年發表了一篇論文,而 這篇論文亦被柏林科學院所青睞。科學院尋找有關數學方面的最好的論文,並且舉辦一個競賽以鼓勵數學家研究新的微積分理 論。1786 年,Lhuilier 發表了Exposition elementaire des principes des calculssuperieurs這篇論文,並因此而得獎,亦將這篇論文編譯成 書而 出版。這篇論文中所提及有關極限方面的基本定理、概念和符號,亦出現在現今大學的微積分課文中。Lhuilier使用" lim " 這個符  號,他是第一位承認兩邊極限的人。 事實上,在 1780 年他為 Polish 學校所撰寫的教科書中,也有寫到一些有關極限方面的理論。 1789年,Lhuilier 回到瑞士, 但此時的政治局勢似乎不太穩定,而且他擔心這裡不久之後會有一場政治革命。因此後來 Lhuilier 跑去找在Tubingen 教書的Pffeiderer; 一直到 1794 年,他都待在 Tubingen。1795年,Lhuilier 成 為繼他以前的老師 Louis Bertrand 之 後,在日內瓦最富盛名的數學家;直到在 1823 年,他才退位讓賢。1795年,他以前在極限方面得獎的論文被編譯成拉丁文 ,在T ubingen 出書;同年,他與 Marie Cartier 結婚,並育有兩個孩子,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。Lhuilier在日內瓦也參與政治活動。 1796 年 ,當上立法院長。他也成為日內瓦科學院的院長。他獲得許多學術榮譽上的 優待,例如選舉柏林科學院、Gottingen 科學院、聖彼得堡科學院和倫敦皇家協會的委員。Lhuilier 對地誌學的發展有相當大的貢獻。 他修正了歐拉對 Konigsberg 橋梁問題的解釋。 1796 年和 1797期間,他寫了四篇或然率的重要文章。1804 年,Lhuilier 為他的學生出版了 " Elements raisonnes  dalgebre " 一書。

編輯者: 羅文昇


回18世紀數學家總表

阿工(Argand)
出生年代:

1768~1882

國籍: 瑞士
生平:

在巴黎發表題為《虛量,它的幾何解釋》的論文,也給出類似的表示, 不過沒有未塞爾那麼嚴密。他用”模”(modulus)這個詞來表示向量 a+bi的長度,這個術語就源出於此。

編輯者:

世界數學簡史--凡異出版社 

編輯者: 楊棻雅

 
回18世紀數學家總表